洛扎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洛扎县隶属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藏语意为“南方大悬崖”,地处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南麓,全县中部就是一条大峡谷——洛扎沟,为西藏自治区的区边境县之一。边防线长200公里。东南与措美县和错那县为邻,西北与浪卡子县相连,南与不丹王国接壤。2014年,全县国土总面积5570.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水利、风力和太阳能资源。全县总人口2万(2014年)。辖2个镇和5个乡。 [1] 2012年,全县GDP达到27018万元,是2010年的1.7倍。洛扎(藏语“南方大悬崖”)因位于喜玛拉雅山脉南麓而得名。西藏江南式的风景主要在本县东南部的拉康镇和拉郊乡。境内人文景观主要有色卡古托寺、拉龙寺、卡久寺、卓瓦龙寺、朗木朗拉康(洛扎库丁寺)、洛扎摩崖石刻、吐蕃时期古墓群等。2018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洛扎县退出贫困县(区)。